《想飞的女孩》柏林电影节失利后的争议
前段日子在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得金熊奖提名的电影《想飞的女孩》在3月8日正式上映。影片由文淇和刘浩存主演,虽然前期备受期待,但最终未能获奖,反而引发了对导演文晏水平的批评。

影片立意与表达方式的矛盾
影片对女性群体的关注值得肯定,但表达方式存在明显问题,主要表现为刻意和戏剧性过强。观众普遍认为创作手法陈旧,象征元素过多,如乌鸦纹身、纸上的飞鸟等,反而暴露了影片的缺点。

角色命运与象征意义的对比
刘浩存饰演的田恬和文淇饰演的方笛分别展现了不同的“飞”的状态。田恬因原生家庭问题陷入困境,而方笛作为武替演员,虽在空中“飞”,却同样身处低谷。这种对比强烈,凸显了角色的悲剧性。

表演与设定的评价
刘浩存的表演有些用力,但破碎感的表现仍能打动观众。文淇的克制表演则更符合角色设定。影片以重庆和横店为背景,试图为故事增添新意,但某些设定仍显老套。
金句:“即使乌鸦和她一样讨人厌,但至少是会飞的。”
结尾的争议
影片结尾方笛的“飞起”看似超现实,却加重了创作的痕迹,让故事显得尴尬。主创或许希望通过这一场景寄托希望,但前方的渺茫感依然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