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试点全国首家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模式
“只听说过去银行存钱的,没想到时间也可以存起来!”3月初,唐山市滦南县被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批准成为全国首家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试点县,目前正在积极打造全国一流的养老服务基地。
什么是“时间银行”?
记者从唐山市民政部门了解到,“时间银行”是一种新兴的养老服务模式: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来照顾有需要的老年人,然后把付出的时间存入专门的虚拟账户。等自己老了,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就可以把“时间银行”里面“存储”的时间“取出来”,让其他志愿者来照顾自己。
从本质上说,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是一种民间互助养老方式,对动员各类人群组建志愿者服务组织、义务为老人提供服务、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国际经验与本地需求
据了解,早在2007年,瑞士率先对此模式进行尝试,鼓励人们照顾陌生老人。参与者一般每周进行两次上门服务,每次劳动两小时,任务包括替老人整理房间、购物及推老人出门晒太阳、陪聊等。
2018年初的统计数字显示,唐山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3.74万人,占该市总人口的21.1%。养老需求逐年增加,而养老服务人员却十分缺乏。有专家认为,“时间银行”不失为解决当地养老问题的可行方案。
全国推广前景
据介绍,目前,上海、武汉、南京、广州等国内城市正在利用“时间银行”完善养老服务,志愿者存下“时间”可兑换各种形式的“养老钱”,包括生活物资、免费旅游、幸福食堂就餐卡以及未来养老服务等。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