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楼·惊魂》票房破亿:中式恐怖片新标杆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今日,上映35天的惊悚电影《鸳鸯楼·惊魂》累计票房1.13亿元,进入内地影史国产惊悚片票房榜前三,仅次于2014年的《京城81号》(累计票房4.12亿元)和2017年的《京城81号2》(累计票房2.18亿元)。
一个多月前,《鸳鸯楼·惊魂》上映,从上映首日排片占比的5.6%到“至今仍然在追此项目排片”,该片成为继电影《京城81号》后又一次获得关注的惊悚类型电影。
面对这匹“黑马”的市场表现,不少接受采访的影城负责人均表示“出人意料”的同时,认可《鸳鸯楼·惊魂》的市场竞争力明显高于同类型影片。
“中式恐怖”出乎意料
《鸳鸯楼·惊魂》讲述了沈言与男友刘振中等一行人,因一张700万的巨额保单,一同住进鸳鸯楼后发生的一系列诡异事件。影片选择10月底上映,既不是热门档期,也没有大制作、IP等加成。上映首日,该片票房不足600万元,各大机构给出的预测票房仅在3000万元左右。然而,该片映后走势较为稳健,连续四个周末均迎来票房小高峰,上映第26天,《鸳鸯楼·惊魂》票房突破1亿元大关。
重庆万画影城负责排片工作的杨磊介绍,“今年下半年院线市场里惊悚电影项目明显增多,甚至保持着每个档期均有分布的现象,节奏明显高于往年”。
从营销来看,该片与同类型影片采取了差异策略。猫眼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张彤指出,《鸳鸯楼·惊魂》与同类影片相比,不仅拥有明确的营销策略,而且成功地将“中式恐怖”的概念传达给了目标观众。
女性观众占比更高
与同类型影片相比,《鸳鸯楼·惊魂》的受众偏女性化、年轻化。燕郊某影城的彭经理表示,惊悚类型影片以女性观众居多,而且在学校附近的影院会有着较好的上座率,影片整体吸引较为年轻化的受众。
张彤结合往年数据分析,惊悚类型影片是市场刚需,观众有观影诉求,并且惊悚片的受众整体偏年轻。“从性别看,《鸳鸯楼·惊魂》是少有的女性观众占比更高的惊悚片,女性占比52%;年龄上看,20岁以下观众占比近20%,25岁以下观众占比达到53%;城市分布下沉,三四线观众占比达到60%。”
此外,《鸳鸯楼·惊魂》的故事反映了女性互帮互助、女性复仇等热门话题,有观众戏称该片为“恐怖版的《消失的她》”。
质量与演员的双重加持
从今年的电影市场来看,《异形:夺命舰》《寂静之地:入侵日》等带有惊悚元素特质的影片的市场表现反映出观众对于惊悚类型影片的需求。不过,国产惊悚片的创作仍存在诸如过度使用猎奇元素、“人扮鬼”的传统叙事套路等。
相较以往国产同类型影片,《鸳鸯楼·惊魂》质量上有一定提升,有观众表示,“无论是古装嫁衣,还是最终的作茧自缚,这些鲜艳夺目的视效镜头,既像是惊悚片的异色场面,却又是有关于人性、善恶与社会的深刻隐喻”。
演员演技方面,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倪骏为苏小玎饰演的刘振中点赞,“苏小玎在影片中的演技能打80分。片中最吓人的一幕是刘振中被泼火锅之后,脸上的皮肤损毁,眼睛也翻红,情绪上比较崩溃。”
在《鸳鸯楼·惊魂》之后,同类型惊悚片《古宅谜案》《噬魂岛》的接连上映,却未撼动其坚挺的票房走势。《鸳鸯楼·惊魂》的市场成功,证明了惊悚类型电影依然有一定的受众基础。观众走进影院最根本的冲动还是因为有好看的电影,无论是什么类型影片,想要在口碑、票房上长久、持续地培养观众、吸引观众,拿得出好作品是亘古不变的真理。